首页 >> 学习资料 >> 正文
一位政协委员的“个性化”议政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7日  阅读: 作者:  字号:[ ]


   

我是常州大学的一名教授,随着高校学生的急剧扩招,我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作为市政协委员,异常繁忙的本职工作又给参政议政工作带来了时间和精力上的双重压力。这种“双重身份”是政协委员所特有的。如何不负众望、扬长避短,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是每个政协委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代表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份责任。这是我10年政协履职经历中最深的体会。
  对政协委员来说,大至国家方针政策、社会热点,小到一个地区的中心任务、社区难题,都可以从中捕捉信息,形成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我认为,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是前提条件,有一颗时时关注时事、民生、社会的心是必要条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是补充条件。这样,才能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一些客观、科学、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我们的建议才配称作“真知灼见”。
  首先,拓展参政议政视野。一方面,政协委员平时应当养成注重积累、记录和思考的习惯。如果在开政协大会前突击写提案,往往会因为时间太紧张,来不及搜集素材和进行周密思考,导致提案草草交差甚至无法写完而就此搁浅。提案的功夫在平时,需要日常注重学习,善于吸纳各方面知识,深入了解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基本情况,同时要了解地方党委、政府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中所开展的重点工作和进展情况,要注重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了解工作动态,发现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政协委员要以专业为基础,发挥特长。可以向其他学科拓展、辐射,但要注意所辐射的方向应更具社会性,最好是文理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或专业性较高的边缘学科,如环保与生态、循环经济、新型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等。
  其次,探索“个性化”议政方式。这个“个性化”不是指独树一帜或标新立异,而是指适合委员自己。多年来,我通过实践积累,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套“参政议政六步骤”,即:关注现象发现问题——找准切入点——搜集资料———将问题与自身结合———确定选题———撰写提案。比如,10年间,我曾围绕“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方方面面,通过实践“参政议政六步骤”,撰写了《关于加快我市城市垃圾产业化的建议》《关于尽快建立我市废旧电池回收体制的建议》《关于我市医疗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及其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建议》等11件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答复,部分建议已经得到落实。我的专业是机械工程与机械设计,1998年我公派访美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机电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回国后研究电子垃圾的处置方法,继而对广泛的城市垃圾的产生、危害以及处置方法有了了解,进一步对食物垃圾、医疗垃圾的产生以及处置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历经了五六年的素材积累、信息处理,我才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及利用”这一问题逐渐形成了较为专业的建议,随后的提案才能水到渠成。
  第三,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指的是要量力而行,既不能强出头,也不能越俎代庖。通俗说就是三句话:不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不做做不好的事,不做群众不关心的事。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选准角度,找准切入点。凡是党政急需、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政协委员都要纳入视野,但更要学会从中抓住重点,整合资源,集中精力和力量,提出一些超前创新的策略和建议。这样,才有可能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应该真实地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缓和因利益关系调整所带来的矛盾;更应该客观、公正地向政府建言献策、引导社会各阶层同心同向同行。每一位政协委员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同时,都应该成为敢讲真话的典范、会提建议的专家。这就需要政协委员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质量,努力成为知识型、专业型人才,做人民满意的政协委员。
  (沈惠平系江苏省常州市十、十一届政协委员,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刘静静系民盟常州市委宣传调研处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