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言立论 >> 正文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案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0日  阅读: 作者:  字号:[ ]


   

        921,县政协主席仇学善带队专题调研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先后视察了吴滩街道射南村文化大院、新沟镇新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阜城街道文化站、阜宁书城,并主持召开政协十三届46次主席会议,听取了县文广新局主要负责同志关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对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重点议商。会议认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文广新局更是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新阜宁精神深入人心,全县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跨越性进展,于2014年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

 一、基本情况与做法

       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强县的决策部署,扎实工作、有序推进。

    1. 文化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县原本薄弱的文化基础设施面貌得以改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全部建成国家一级馆。阜城、益林文化站获评国家一级站,阜城、益林还被评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陈集文化站获评国家二级站,东沟、新沟、板湖、沟墩文化站获评国家三级站。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成五星级农家书屋两家、四星级农家书屋”6家、三星级农家书屋”18家,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老年艺术团、乡村艺术团每年年初开始编排节目,充分保证欢乐进万家活动贯穿全年。启动企业家回乡资助农家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确保年内完成10个农家文化大院,截止目前,射南村、东风社区、南苑社区、向阳社区已建成,还有蔡河、喻口等11村正在建设中。

    2. 文化活动影响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县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牛歌文化艺术周、三届全民读书月、四届新春文化庙会、四届舞蹈大赛、五届牛歌展演、六届中秋国庆灯会、七届诗词诵读大赛、九届歌手大赛,欢乐进万家演出近千场,邀请韩国江原道道立艺术团来阜进行深度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我县第六届新春灯会暨第四届新春庙会以祝福阜宁为主题,惠及全县百万人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5日以《欢天喜地闹元宵》为题进行了报道;系列文化活动为首届滤袋节增色添彩,其中包括惠民文化展示月、拍摄专题片、小记者社会实践、少儿书法美术大赛、滤袋节专题文艺演出暨歌手大赛颁奖晚会、滤袋节”LOGO设计大赛等。

    3. 铁军精神传承延续不绝

红色热土、大美阜宁为主题,持续推进六个一整体宣传战略和重点开发措施,对79处红色遗存保护点以及38个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村、桥、路立碑记文,目前一枚标识已由中国知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完成碑型设计;一组丰碑中首批30座纪念碑已安装完成,第二批纪念碑36座(部分点合并)将于近期完工;一份地图已绘制成功;一份画册也已完成小样,正在完善提升中;一个文化村新四军文化村的具体规划正在商定中。新四军三师师部旧址项目土建工程已结束,展陈工作正在实施。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项目中,历史陈列馆正在进行土建工程,华中党校已上网招标,准备施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两团经费有待进一步增加

淮杂两团,财政下拨经费扣除学员费用以及在职人员的养老、医保等费用后已所剩无几,节目的创作、生产、排练、演出费用无从落实,有待增加。

2. 文化项目需要进一步扶持

根据文化发展需求,县财政需每年对2-3个大型文化项目予以立项支持。例如杂技剧《牛郎与织女》,它既是文艺作品,也是文化商品,又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更可能成为我县的文化名片,打造成功能取得一举多得的实效。再比如淮剧大戏,每排一出投入至少在80万元以上,淮杂两团自身根本无力实施节目,县财政要加大对重点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

3. 公共文化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县仍有部分乡镇文化站未达到国家等级站标准;县、镇两级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跟不上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乡镇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动室以及乡村艺术团等,由于业务经费和活动资源紧缺,利用率还不高、运行状态不佳,以致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供给不足;镇、村文化服务人才匮乏,仍有部分镇区文化站缺少专职编制以及文化站长没有专职专用。

三、几点建议

      1. 高度重视,摆上位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娱乐有健康文化目标的实事工程,更是建设文化强县的迫切需要,全县上下应当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经济建设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2.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要充分利用阜宁淮剧团、杂技团、文化站、图书馆、民间艺术团、广播电视等优势平台和红色文化、佛教文化等优质资源,切实加强服务和引导,着力打造特色和亮点,尤其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三送工程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切实提升文化惠民的质量和水平。

3. 健全网络,打造精品。县镇村要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并明确专人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和普及系列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文化部门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验生活,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题,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为题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新时期阜宁精神作出应有的贡献。

4.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县镇两级要进一步加大财力和人力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重点向文化设施的完善、文化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倾斜,并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社会贤达捐助和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渠道筹集文化建设资金,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